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珠三角制造业的先发劣势,新制造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admin7年前 (2018-02-01)新闻中心2708

工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工业与互联网之间的之间的转型已经成了重中之重。工业互联智造转型也一直是我们探讨的一个话题,而以“工业互联智造转型”为主题的工业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工业互联智造转型”为主题的2017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在广州召开,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就宣布,将设立阿里云广东研发中心,并在广东建设其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将全国工业云总部定于广州。

  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达65%,2016年广东在阿里巴巴平台出售商品成交总额达到了8756亿,制造业规模位列全球第五,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桥头堡。但实际上,智慧制造的前提是生产设备上的数据能够被实时采集,而珠三角地区有不少90年代的生产线,设备上的传感器非常少,甚至没有传感器。所以,当珠三角制造业谈工业互联网的时候,它们在谈如何“埋传感器”。

  珠三角的“先发劣势”

  阿里云提供的数据显示,超过10万家广东企业已经成为阿里云付费用户,其中有上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广东已经成为阿里云新制造战略的大本营。新制造,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去年在云栖大会上提出的“五新”之一,其他四新包括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阿里云为五新的实现提供基础设施。

  “新制造”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两回事情,自动化有可能是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但智能化主要是数据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消费者和制造业的连接。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进一步向南都记者解释说,产生数据之后,数据还能够互相连接,但是数据的链接不是目的,链接是手段,“我给大家讲一个愿景,当整个链路打通的时候,每一个传感器的数据都能实时被中央控制系统感知,而且会用来指挥下一个操作流程,比如,这个环节的哪一个参数要改动以修正上一个环节造成的误差。”所以,不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90年代的生产线,还是上海张江地区2000年之后先进的生产线,只要你的数据能被实时采,就可以插上智慧制造的翅膀。

  但问题恰恰在于“数据能否被采集”,这就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先发劣势。

  闵万里向南都记者分析指出,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生产起步比长三角地区早一些,这带来了一个问题:90年代带传感器的生产制造设备不多,因此,很多人在谈工业互联网的时候,都在谈"埋传感器"。

  但是,给旧生产设备埋传感器有很大的风险。闵万里分析指出,太老的生产线压根没有预留空间埋传感器,所以非侵入式的******型感知网络是他们的选择。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左)和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右)解读制造业“智能化”。

  因此,闵万里指出,要解决珠三角这些相对比较年代久远的生产线转型智慧制造的问题,一定要组队,一个是物联网厂商,提供传感器解决方案,另外一个是阿里云,给工厂加上“工业大脑”。二者结合能给企业提供业务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IT解决方案。“如果只是IT解决方案,仅仅是把数据采集上来,放在大屏上来,它的价值顶多是让领导视察看看,但是有了‘工业大脑’,效率就提升了,良品率提升了。”

  制造业企业采购了传感器并不是为了“采集数据”,而是为了进一步解决生产的问题——提高良品率、提高经营生产效率等等。那么,阿里云这一套“智慧制造”的方案是否能提高生产制造企业的效益?

  阿里云在长三角地区验证了这个问题。闵万里透露,阿里云工程师走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是从长三角地区开始的。因为长三角地区的工厂设备相对比较新,设备本身已经能够采集完备的数据。“我们想看到,当数据采集完备的时候,能达到的蕞佳的状态是什么,”闵万里笑称,蕞后证明,只要数据接上工业大脑之后,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了,比如,协鑫光伏没有增加任何的硬件投资,只是装上了阿里云的“工业大脑”,就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效益。

  但是,去年的6月份之前,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接受程度是非常的低的。“我们在苏州地区接触了几十家工厂都被拒绝,”闵万里称,今天的情况比一年前好太多了,因为有了成功的案例,“以前是对我们怀疑,现在是考虑他们能不能接上ET工业大脑。”

  据悉,目前,广东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已经开始使用阿里云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在大会现场,珠江啤酒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啤酒产业的深度融合。

  未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先行试点,阿里云将联合广东地区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商,与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合作,为制造企业量身打造数字化转型方案。

  但是,胡晓明也指出,智能制造的难点,核心的根本在于个性化,因为工业本身的行业属性是非常多的,所以要了解全面的属性,必须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除了我们在打造ET工业大脑,我们在积极打造我们的智能制造的生态合作伙伴,我们也呼吁,伙伴们把他们的产品技术分享出来,赋能给其他的行业。比如,阿里云跟美的智云合作,美的智云把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放在阿里云上,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我们希望广州能够成为中国在智能制造的典范。”胡晓明如是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nangaoke.com.cn/index.php/post/66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探究电商变店商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探究电商变店商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这个双十一,可谓是电商的又一次大成功,在此次双十一中扬眉吐气。或许大家会再次质疑当下实体是不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已经有许多电商开始纷纷走上实体,不过从电商走上店商,其中的曲折其实也是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十年前,汤大风和妹妹汤小风开始做裂帛服饰品牌,走的是纯电商路线,正巧赶上当时电商服...

中南高科惠州惠城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项目总投资 159600.0万元

中南高科惠州惠城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项目总投资 159600.0万元

来源:粤港澳网原创 作者:粤港澳网 人气:220 发布时间:2020-10-15项目信息    备案项目编号    2020-441302-70-03-086818    项目名称    中南高科惠州惠城高端电子信息创新...

科技赋能实业,中南高科与肯耐珂萨共建园区数字化HR管理

科技赋能实业,中南高科与肯耐珂萨共建园区数字化HR管理

8月24日,中南高科与肯耐珂萨在上海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中南高科产业集团董事长曹卫华、肯耐珂萨人力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沈健等相关负责人出席见证仪式,共话合作前景,中南高科产服总经理张璟俐、肯耐珂萨副总裁忻光代表进行签约。双方将在全国范围内合作构筑“产业+产品+市场”的业务模式,充分...

中南高科·安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中南高科签约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中南高科·安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中南高科签约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12月10日,中南高科·安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安巢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投资促进局局长刘智代表安巢经开区管委会与项目方签订协议,区党工委副书记程习龙,经贸局、财政局、建发局、投促局、新城土地利用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见证。   中南高科是上市公司中南控股集团(中国...

廊坊固安县举行2020年第五次项目集中签约暨新兴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中南高科产业园签约成功

廊坊固安县举行2020年第五次项目集中签约暨新兴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中南高科产业园签约成功

近日,固安县举行2020年第五次集中签约暨新兴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81.85亿元的2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助推固安产业再升级。    活动中,火箭发动机燃气流综合防热项目、奥飞数据新一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中南高科·京南科技智谷项目等24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总投资81.85...

【聚焦】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聚焦】三河: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十三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鼎盛3D打印产业基地3月24日,在中南高科·燕郊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建设工地,数十个基坑有序排列。基坑周围,重型机械和工人有条不紊地施工。不久将来,一座聚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文创等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将从这里拔地而起。“自去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中南高科产业集团河南公司来襄洽谈合作

中南高科产业集团河南公司来襄洽谈合作

4月1日下午,中南高科产业集团河南公司副总经理白伊剑一行来襄城县考察、洽谈合作事宜。县长范耀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乔晓光,副县长李丰功参加考察座谈。座谈会上,县长范耀江介绍了襄城产业发展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中南高科产业集团发挥自身产业平台优势,依托襄城资源禀赋,在襄城产业小镇打造、智能制造...

中南高科合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封顶 总投资达10亿元

中南高科合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封顶 总投资达10亿元

  据介绍,中南高科·合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于2018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主要定位于集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于一体的高端智能生态创新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容纳100余家企业,可实现总产值1...